密山市水域资源丰富,全市可利用养鱼面积28,333公顷。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域浮游生物,对渔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。全市共有各种鱼类65种,隶属13科,占全省淡水鱼类105种的62%,有捕捞经济价值的大型经济鱼类20多种。鲤鱼、鲫鱼遍布全市各类水域,兴凯湖盛产全国闻名的兴凯湖大白鱼及体大肥硕的秀丽白虾。在兴凯湖畔建有近千亩名特优养殖基地。目前,密山市主要养殖经济鱼类品种有:鲢、鳙、鲤(德国镜鲤、散鳞镜鲤、建鲤、松浦鲤、锦鲤、高寒鲤、丰鲤等)、鲫(高背鲫、异育银鲫、澎泽鲫、云鲫、红鲫、彩鲫、湘鲫等)、鲶鱼(革胡子鲶、金丝鲶、南方大口鲶、鲶怀杂交鱼、本地鲶、怀子等)、黄鮰、桂鱼、青鱼、草鱼、团头鲂、巨龙泥鳅、河蟹、兴凯湖大白鱼等31个品种。密山市是国家首批命名的渔业生产基地县(市),1992年,被国家授予“渔业生产先进县(市)”荣誉称号。全市养鱼水面已发展到25,000公顷,其中商品精养池塘2,940公顷,大中等粗养水面21,700公顷,育种池塘360公顷。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.86万吨,其中,商品精养2.265万吨,粗养产量3,750吨,捕捞产量2,200吨,商品池塘养殖平均单产560kg,大中等粗养水面平均单产12kg,驯化养鱼1733公顷,其中360公顷鱼种养殖全部驯化,平均单产500kg,商品鱼养殖驯化1373公顷,平均单产600公斤。全市名特优养殖品种已发展到22个,共推广兴凯湖大白鱼人工养殖面积11万亩,产量达到700吨。全市养鱼总户数1780户,主要劳动力4480人,兼业劳动力1730人;2016年全市水产品产值4.52亿元,渔民年人均收入16,500元。目前,密山市水产品加工业正处于起步状态,全市年加工速冻水产品在3000吨左右。